3月27日,享有“天下第一會”盛譽的春季全國糖酒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圓滿”落幕,本次會議用“盛況空前”來形容毫不為過。然而,就在糖酒會閉幕的前一天,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假冒貨傍上糖酒會》為題,對糖酒會會外展的假冒偽劣橫行情況進行了曝光。
本次曝光主要集中在酒類產品,一大批國內、國際名酒被假冒或者高仿后在糖酒會展館或館外展中被明碼招商,一些市場售價10多元人民幣的“國際、國內”知名酒甚至只是在國內用葡萄汁勾兌而成,更有甚者被標注了“人民大會堂宴會用酒”“1992年”等字樣。假貨泛濫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全國糖酒會已經被業(yè)內人士戲稱為 “全國假酒會”。
除了酒類產品外,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調味品在糖酒會上也同樣存在著嚴重的“傍品牌現象”。
記者走訪發(fā)現,除展館外,成都火車站附近的九洲賓館、西都飯店是調味品企業(yè)最集中的區(qū)域,粗略估計參展的調味品企業(yè)大約有300家,而其中,不少“山寨版”全國知名品牌產品充斥其中。以醬油為例,有數蠹移笠擋品高仿廚邦、味事達等全國知名品牌,有廠家甚至也備注了“人民大會堂專供”等字眼。同時被仿冒的還有王守義十三香、味好美等中國馳名商標。從外觀上看,除品牌名字有細微差別外,仿品與正品無論是外形還是包裝顏色都無太大差異,消費者若不仔細辨別,很難區(qū)分。
一些業(yè)內人士透露,這些“傍品牌”的廠家大多數是一些地方性的小廠,一部分甚至只是小作坊,生產過程毫無質量意識,存在著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但仿冒產品成本低、利潤高,一些不法商販為追尋高額利潤,頻頻鉆監(jiān)管漏N,打起了擦邊球。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越來越好成為民眾的更高要求。而消費者對知名品牌的選擇,一方面是基于對品牌產品風味的青睞,另一方面,更是對品牌產品安全性的信任。低價、低質的仿冒產品極大的威脅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以及品牌企業(yè)的聲譽,也不利于行業(yè)整體的健康發(fā)展。仿冒產品的泛濫,令國內很多品牌企業(yè)對糖酒會失去了信心。廣東的一家知名醬油企業(yè)的營銷總監(jiān)向記者表示,在每次的糖酒會上,看到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就逐漸地喪失了對這一招商平臺的信心。
針對糖酒會調味品“傍品牌”的現象,記者走訪了另一個全國調味品專業(yè)展會:2011’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簡稱CFE2011)的主辦方,中國調味品協會。據協會相關人員介紹,糖酒會多年運作的背后是一條豐厚的利益鏈,利益鏈上串著主<方、承辦方地方政府以及上百家廣告公司。多年以來,展會場館依靠廣告公司招商,廣告公司為使利潤最大化,往往對參展企業(yè)的質量不做任何要求。廣告公司之間的相互競爭以及不規(guī)范運作一方面導致了企業(yè)參展費用的節(jié)節(jié)攀升,另一方面,也為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滋生的溫床。仔細觀<不難發(fā)現,像恒順、太太樂、李錦記、十三香等國內一線品牌企業(yè)從不參加糖酒會,主要是假冒產品讓那些注重品牌建設的企業(yè)寒了心。
要杜絕假冒產品的出現必需從源頭抓起,正是因為國內調味品展的管理混亂、辦展能力參差不齊,2005年伊始,中國調味品協會著手開辦行業(yè)內唯一的品牌展會――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辦展之初,CFE就將展會宗旨定為“促進產業(yè)資源整合,提升企業(yè)品牌形象”,并由協會人員全程監(jiān)督展會招商過程。為響應商務部加強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φ伲CFE加入了“藍天會展行動”, 目的就是為了遏制調味品行業(yè)的侵權行為,為調味品企業(yè)的發(fā)展保持一片純凈的天空。調味品與大眾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入口的東西不容許出半點的差池!在CFE的招商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擦邊球”企業(yè)報展的情況,而協會采取了發(fā)現一個,清除一個的原則。調味品行業(yè)要想長遠發(fā)展,絕不能容許“傍品牌”!正是由于中國調味品協會的長期努力,目前CFE已經成為注重品牌建設的企業(yè)最青睞的展會。
后記:
記者環(huán)錳薔蘋嵴構莘⑾鄭今年的調味品參展企業(yè)大幅度減少。往年,調味品主要集中在5號館(精品館)和8號館(調味品館),而今年精品館鮮少有調味品企業(yè),即使是號稱調味品專館的8號館,也有很多其他類型的企業(yè)參加。粗略估計,較2010年春季糖酒會,2011年調味品展商最少減少了三分灰弧S氪誦緯上拭鞫員鵲氖牽CFE每年保持了參展商、參觀觀眾30%的高速增長,參展商幾乎涵蓋了行業(yè)內的所有一線品牌,恒順、李錦記、太太樂、海天、欣和、加加、廚邦等紛紛參展。在此,筆者想借一句話送給食品行業(yè):要想走得長遠,食品不容“傍品牌”!